7月15日,《人民日报》第四版刊登了一篇署名为“钟一平”的文章,标题为《赖清德才是应被打掉的“杂质”》。文章指出,赖清德在其“团结十讲”系列演讲中,已经到了第四讲,而四次演讲中频繁出现错误,不论是在历史的描述、学理的阐释,还是法理和常识的判断上,均充满了荒谬和误导,这不仅让人忍俊不禁,更让人深感担忧,甚至为其行为留下了罪证。
文章批评称,赖清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拙劣演讲,构建并宣扬所谓的“台独史观”,用虚构的历史叙述掩盖台湾的分裂行为。他的目的是通过误导台湾民众,尤其是毒害年轻一代,挑起两岸关系的对立和隔阂,最终实现个人的“抗中谋独”政治 agenda,谋取私利,进一步破坏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。
在此背景下,“钟一平”对赖清德的称呼愈加直接,毫不客气地将他称作“杂质”,并指出,这个“杂质”必须被清除,这是他最终的命运。在文章的结尾,钟一平写道:“无论是对于台湾一隅,还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,赖清德才是真正的‘杂质’,如果不将这样的‘杂质’清除,台湾将无望迎来美好的未来。”
展开剩余81%值得一提的是,在6月24日,“钟一平”才刚刚发表过一篇文章,题为《赖清德篡改历史、歪曲事实,必将自取灭亡》。文章开头就指出,赖清德的演讲中充斥着各种错误的事实、荒谬的历史叙述以及不合逻辑的邪说,其挑衅意味十足,且具有极大的危害性。该篇文章明确将赖清德标榜为赤裸裸地在煽动两岸对立的“台独”宣言,揭示了他固守“台独”立场的无知与疯狂,以及其不可动摇的“台独”本性,最终将其定性为“麻烦制造者”“危险制造者”与“战争制造者”。
从6月到7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钟一平接连发表两篇文章,集中批评赖清德的言行,这也从侧面揭示了目前台海局势动荡的根本原因:民进党当局,尤其是赖清德,坚守“台独”立场,企图通过勾结外部势力挑起分裂,走上一条不可逆转的“台独”之路,最终将2300万台湾民众推向深渊。
然而,这篇文章发布的时机也颇具意味。赖清德正准备离开台湾进行所谓的“窜访”活动。根据台湾《联合报》7月15日的报道,赖清德计划于8月底离开台湾,前往巴拉圭、危地马拉和伯利兹等“友邦”国家进行访问,期间预计还会宣布一项支持这些“友邦”的投资或贸易计划。
报道进一步提到,赖清德将首先经过纽约,返回时也将在达拉斯“过境”,期间还计划与当地台湾侨胞进行见面交流。外界普遍关注的是,赖清德“过境”美国时,是否会与美国政府官员或议员见面或进行电话沟通,成为此行的一个重要看点。
尽管赖清德的“窜访”计划还未正式展开,但其是否顺利成行,仍存在一定的变数。根据相关资料,这将是赖清德上任后第二次进行此类活动。最初,赖清德的“窜访”计划安排在今年年初,但由于特朗普的重返白宫、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的“大罢免”言论以及特朗普多次对台发出的关税威胁,赖清德的计划被推迟至8月。
此外,为了确保能够“过境”美国,赖清德准备向特朗普政府“献礼”,其中一个主要举措便是大规模购买美国客机。为了争取美国的支持,赖清德还不断强调要增加在美国的投资,试图通过这些经济手段博取美国的好感。
对于赖清德即将“过境”美国的计划,大陆方面迅速做出了回应。7月16日,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明确表态,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,并且坚决反对赖清德借任何理由、任何形式“过境”美国。陈斌华还特别提醒特朗普政府,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,并严格遵循中美三份联合公报,谨慎处理台湾问题,避免向“台独”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。
那么,特朗普政府会同意赖清德“过境”美国吗?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这种可能性较小。分析人士普遍认为,特朗普很可能会直接喊停,或者直接拒绝赖清德进入美国本土。香港《南华早报》引用分析观点指出,特朗普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访华做准备,而如果允许赖清德“过境”,可能会对即将举行的中美高层会晤造成负面影响,这是特朗普不愿看到的局面。
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宏仁也表示,考虑到中美即将有领导人会晤,特朗普必定会小心处理赖清德“过境”的问题,绝不愿意在敏感时刻对台湾问题作出过激反应。
上海东亚研究所的研究员包承柯长期关注两岸关系,他认为赖清德本质上是“台独”分裂分子,为了实现“台独”目标,赖清德愿意出卖台湾的任何利益。对于岛内“台独”势力频频宣称赖清德将于8月“过境”美国,包承柯认为这一可能性极低。他指出,特朗普上任半年多以来,对台湾问题没有做出任何公开表态,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,也标志着美国在处理台湾问题时愈加谨慎。
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于7月8日表示,目前中美关系总体良好,双方计划在8月启动更大规模的贸易对话,这也意味着他将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、财长贝森特一起与中方进行会晤。在这一背景下,特朗普明确表示,中国对美贸易协议中非常公平,并且他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。在此时,特朗普更清楚地认识到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,因此他不太可能同意赖清德“过境”美国。
毫无疑问,赖清德此行如若成行,将是一次极具风险的冒险,甚至是一次“投石问路”。因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,除了美国,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敢公开支持“台独”,这一点也许正是赖清德没有预见到的重大挑战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